从《受益人》看骗保如何防范

更新日期:2019-11-11

从《受益人》看骗保如何防范

 

发布时间:2019-11-11 09:23:07    作者:    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报网

□冀晓航

“我是你的什么?你是我的保单受益人”。

最近,电影《受益人》热映,一举将“受益人”推上土味情话的表白榜单,同时也将“娶妻骗保”“杀妻骗保”等直逼人性的词语,放在了人们眼前。

这部类型为喜剧的电影,讲述的是一个兼职代驾在好朋友保险公司会计的怂恿下,为了骗保而去追求网络主播的故事,“结婚、签字、出轨、意外”八个字基本覆盖了故事的脉络。

现实却是悲剧。《受益人》故事原型中,杀妻成功,骗保被识破。2013年5月10日,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一个公园里,有人发现湖面上漂着一具女尸,此后被查出是其丈夫伙同他人杀妻骗保。去年引发舆论关注的“泰国杀妻骗保案”也是如此,2018年10月29日,一对天津夫妻去普吉岛旅游,妻子被发现在酒店溺亡,丈夫被指认为了巨额保险金下毒手。

保险本是为转嫁风险,提供保障,但是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,却成了图财害命的敛财工具。“你以为你嫁给了爱情,其实人家看中的是你的保单”。在网友的吐槽里,其实也暗含了无奈和恐慌。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?

保险公司需加强对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的预防和管控。一是加强从业人员的背景调查和素质培养。无论是电影《受益人》里唆使骗保的会计,还是泰国杀妻骗保的丈夫,都有保险业从业经历,尤其后者曾在长期无业的情况下进入保险公司任职。二是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,比如通过去中心化、分布式存储,防数据篡改且可追溯,可以将虚假信息导致骗保的风险降低。三是加强资源共享,建立高风险客户库,以甄别一人投保多份高保障保单。四是加强消费者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。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,因为合同的晦涩难懂,对保险条款一知半解,为日后正常理赔甚至骗保的发生留下隐患。

对消费者而言,了解基本的保险常识很重要。尤其是购买含有身故责任的保险产品时,要着重了解保障责任与免赔责任,了解被投保人、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。而从近日微信公号大V一篇刷屏文章《90后活明白的第一个标志:买保险》中可以发现,许多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的基本保障了解度并不乐观。

《保险法》第43条规定,“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、伤残或者疾病的,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。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,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。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、伤残、疾病的,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,该受益人丧失受益权”。

法之昭昭,警示世人勿以一己之利触碰法律底线。

最后,无论是保险从业者还是保险消费者,都要懂法、守法,让保障回归保障,而不是嗜血利刃。